close

  吉利新金剛一箱油穿越大興安嶺挑戰賽的第一站,所有人來到了漠河北極村,也就是中國最北的地方。通往北極點景區的兩旁都是樹林和草叢,幾隻熊和狼的塑像栩栩如生地趴在小路兩旁,讓人仿佛至身廣袤的原始森林。
  往叢林深處走,零星地看到草地上歪歪扭扭地躺著幾塊石頭,上面刻印著歷代書法名家曾經寫過的“北”字。熟悉景區的朋友歡喜地叫嚷著:“看,快要到中國的北極點了!”
  步行了不到十分鐘,果不其然,看到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。走近一看,上寫著五個大字:“我找到北了”,外加一個誇張的驚嘆號。遠道而來的游客排著隊在石柱前合影,有的甚至伸出雙臂大喊:“我找到北了!”
  “找到北了”,是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。因為北極星在地球的正北方,在沒有指南針和GPS的年代,人們迷路時往往通過尋找北極星來判定方位,只要找到北極星,就找到了方向,也就找到了前行的希望和勇氣。
  穿越大興安嶺之前,吉利帶領著所有車主和媒體首先來了一次“找北”之旅。也許,這是所有來漠河旅游的人必去的景點,但結合當下汽車市場以及自主品牌發展的大背景,不由得引發了我的思考。
 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坐多年世界銷量第一的寶座,但銷量的峰值在哪裡、哪一個細分市場將成為下一個增長點、消費者的口味又有什麼樣的改變?中國汽車市場的“北”在哪裡?
  新車新技術的變幻雲波詭譎,互聯網造車、眾籌造車、開源造車讓人一頭霧水。誰能扛起未來汽車創造的大旗,汽車企業還是互聯網?汽車智能化、車聯網技術研發的“北”在哪裡?
  合資品牌不斷降低價格、推出廉價車型、擴充產能、蠶食市場,自主品牌乘用車、轎車市場份額同比雙雙“十一連降”,市場份額首度跌破20%。汽車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,自主品牌在一片霧霾中前行,“北”到底在哪裡?
  也許,通過這次穿越大興安嶺的挑戰賽,吉利沒辦法回答所有“找北”的疑問。但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民營企業、一個自主品牌對“北”孜孜不倦的探索與追尋。
  首先,選擇新金剛車型去完成“穿越”展示了吉利對四五線城市及經濟型汽車市場的重視。在中國一二線汽車市場趨近飽和,越來越多城市加入了“限購”大軍後,伴隨著新型城鎮化轉型,四五六線城市必將引發新一輪的汽車消費增長點。金剛作為吉利佈局這一市場的重點車型,借力“一箱油”挑戰賽去宣傳“節油”賣點,必然會切中消費者的“痛點”。
  同時,吉利也看到了這一市場消費者心態的轉變,看到他們除了“經濟性”之外對汽車更多的訴求。例如,顏色更加艷麗的新金剛,擁有著更時尚的外觀和更精細的內飾。在筆者採訪中,這次就有不少女性選手以及20多歲的年輕車主是被新金剛的外形和內飾打動而購買的。
  新金剛的誕生也見證著吉利“一個品牌”的回歸。曾經一度,自主品牌在合資品牌的強壓之下,紛紛多生孩子好打架,哪怕每個孩子還不夠壯大。但子品牌內涵的定位分散以及旗下產品的交叉重疊,並沒有讓母品牌形成預期中的合力。實現品牌回歸之後,短期內產品銷量也許會略有下降,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講,不論品牌形象還是利潤都有質的飛躍。與30年前比,自主品牌力量不是消亡而是在攀升,所以沒理由失望,而是自主在增強中,合資比自主更恐慌。
  此次穿越大興安嶺的活動,吉利拋出的關鍵詞是“擔當精神”,探尋了護林人朱友夫婦、草原的部落首領、最後的鄂倫春獵民等一批幾十年如一日,為自己的職責無怨無悔的擔當故事。比如,大山深處的守林人朱友夫婦,今年已年近五十。在盤古林場轄區的一個只有五六平方米的瓦房“管護站”一獃就是七年。365天每天兩次查看林區有無火災隱患以及有無盜伐盜採的情況發生。
  “擔當精神”是當下社會嚴重缺失的正能量,吉利新金剛的品牌演繹除了讓人們關註其“節油”的特性之外,更以“推動社會進步”的使命感致敬時代英雄,向消費者輸出品牌凝聚力。新金剛穿越大興安嶺的幾站活動,展示一路、活躍一路、滲透一路、深入一路,深刻地嵌入了“擔當”的品牌文化基因。
  叢林的最深處,是北緯53°29′52.58″—中國的北極點。站在這裡,我似乎仍然沒有想出“北在哪裡”的標準答案。但從李書福對汽車的定義由“四個輪子兩個沙發”到“再搭載一部電腦”的轉變,從併購澳大利亞變速箱生產商到併購英國“老爺出租車”,從潛心收購沃爾沃到本土三地建廠,從帝豪、英倫、全球鷹到一個“吉利品牌”的回歸,從GX7海岸之旅到新金剛一箱油穿越大興安嶺,我看到了一個自主汽車品牌對“北”的一路追逐,一路逼近……  (原標題:北,在哪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v08cvrh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